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资料示例:

(资料是免费的,适用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试题

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考点速记插图

文本示例:

宋代文学

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

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——柳开、田锡、穆修

1.柳开——先驱,宋代为古文者实自柳开始,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。

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,标举文统和道统,主张问道合一,有鼓吹复古、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

蓝缕之功。一定程度上大几宋初华而不实的文风。

主要从明道、致用角度看待文章社会功利价值。作品:应用文居多。《河东先生集》

2.田锡——过渡性作家,文人气质,改革自觉。

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.论诗,主性情、意,强调自然生气,豪健雅丽。

散文崇尚韩、柳,从创作角度提倡道统、文统。

作品《贻宋小著书》

意味着道体就在心体之中,并用道家“任运用而且自然”的观点解释心体。

任运用:性情自由抒发;自然:不知其所以然而然

3.穆修——响应者,积极传承。曾校刻韩柳文集。文章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,不求华靡艳丽。

王禹偁与宋初诗风和文风

1.王禹偁:促进宋初诗风、文风的变革

宋初“三体”诗:白体、昆体、晚唐体

王禹偁归入宋初“白体”诗派:在西昆体流行之前,王禹偁早已成为名家。创作大量反映社

会现实、民间疾苦的作品,学习白居易“惟歌生民病”的讽喻诗。小法白居易平易诗风,格

调平淡清远。

王禹偁:《村行》——万壑有声含晚籁,数峰无语立斜阳。

2.西昆体和晚唐体在真宗一朝繁盛。

晚唐体诗派中,林逋最受时人推崇。林逋——梅妻鹤子。

笔法流露晚唐诗人贾岛、姚合影响,孤澹清逸。

《山园小梅》: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
3.王禹偁的散文与文论:王禹偁《小畜集》

致力倡导古文,古雅简淡。多有现实内容,鲜明思想倾向。

继承韩愈“文从字顺”,表达恰当明白。

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,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。

文论:在文以传道外,又要求文以明心,即可在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心声,做到叙

事言理和抒情结合。于“有言”外,提出“有文”。

明心: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,立身无愧,要求文道合一、文行合一。

杨亿与西昆体: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,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。

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

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

西昆:因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《西昆酬唱集》取玉山、册府之意。

以杨亿、钱淮演、刘筠为魁首。

杨亿《南朝》,写法效仿李商隐,最大特点是精于用典,加之音节流传、辞采华丽,体现西

昆体“取材博赡,练词精整”的 特色。

西昆诗派和昆体功夫:西昆体形成是个流派的标志——《西昆酬唱集》的编撰结集

创作特色: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,讲究声律文采,修辞重用典。

长处:文辞密丽,气象雅典,创造纯宋人诗歌

1短处:太雕琢、不自然,太堆砌、少意味

昆体功夫:讲究修辞对宋诗发展影响很大。注意修辞,重格律、借代,颇具李商隐的“沉博

绝丽”之风。资书以为诗,大量用典。以学问为诗,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。

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

诗文革新运动: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,确立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,且影响到诗歌

创作,作诗也讲究“气格”,产生以“以文为诗”的现象。

欧阳修——文坛盟主的领袖

推动北宋文学发展,使宋文、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。宋代士风和文风的根本转变,

自欧阳修始。

欧阳修:字永叔,号醉翁,又号六一居士。

他“蓄道德而能文章”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淑世精神。

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:三苏皆出欧阳门下

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流弊。实践自己“其道易知而可法,其言易明而可行”的创作主张。撰

写平易生动的古文。利用政治手段,排抑“太学体”。建立流畅自然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

动的基本目标。扭转古文复兴之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。确立散文体的正宗地位。不少诗人

团结在欧阳修周围,树立一代新风。欧阳修写诗重气格、好议论。

欧阳修的散文及其六一风神

欧阳修文学创作以散文成就最大、影响最大

欧阳修散文:

发展“文从字顺”,建立起平易流畅、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——对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大贡献

叙事简括有法,议论纡徐有致,多用语助词,大量化用骈文语句

注意语气的轻重、声调的和谐,善于文句的长短变化、语气停顿转换

语句圆融轻快,文气流转

散文基本风格——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

佳处:从平易近人处出发,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,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。

六一风神: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,散文措辞平易,用当时通行语言写成。自然地叙事、抒

怀,看似散漫不经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。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。笔触多

情,文章结构吞吐往复、参差离合,语言平易自然。

六一风神特点:偏于阴柔之美,纡徐委备而婉曲有致,诗味醇浓,含蓄蕴藉。

欧阳修的诗:自成一家,平易,宋诗创始者。提出“诗穷而后工”

学韩愈“以文为诗”,最长于——七言古体

《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》:用类于散文语句,笔势矫健。学韩愈诗,主气格而贱丽藻。

多以古文句法、气势入诗,可称为——古文诗体,是宋诗中最富权威的一体。

作诗以气格为主,宋诗风气为之一变。

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为:

用古文的章法写诗,讲究转折顿挫、虚实正反。句子散行,长短杂出,造成散文调。常用语

助词,或散文式介词。命意上追求深刻创新。

欧阳修——开创了取材广泛、命意新颖、以文为诗、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。

诗在由唐而宋的转变中,欧诗实为枢纽。建立了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。

律诗《戏答元珍》: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残雪压枝犹有桔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

借景抒发寂寞愁闷,伴以感慨议论,平易风格的核心是追求表达上的深入浅出和明白易懂。

2思致通达,融入说理,创造诗歌新的表现方式。

梅尧臣、苏舜钦是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。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先锋。

梅诗覃思精微,苏诗超迈横奇。

叶燮《原诗》认为,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,梅尧臣、苏舜钦二人。

梅尧臣:《宛陵先生集》

梅诗题材可分两类:

干预政治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:《陶者》《小村》《汝坟贫女》

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:《愿嚏》《扪虱得蚤》

梅尧臣聚焦日常生活细节,开拓寻找前人未注意题材,或在前人题材上翻新,开宋诗好为新

奇、力避陈熟的风气。以琐碎日常生活题材入诗,以哲理性思考贯穿其中,耐人咀嚼。

作为“宋调”的开创者之一,梅尧臣诗歌经历转变:前期“本人情、状风物”的清理平淡—

—后期追求古朴审深远。梅诗的平淡——古淡,老树著花的美。

《东溪》:语言朴素,感情真实,深刻隽永,耐人咀嚼。

梅尧臣作诗追求:苦硬、瘦劲,喜欢平淡

内核:深远,淡而屡深。平淡特点:取材平平,用意深远,感情深厚,语句淡而有味。

苏舜钦:《沧浪亭记》为宋代古文名篇,情感真切,语言简洁流畅。

早期诗歌:重视现实,揭露社会黑暗,大胆直言,充满激情,语言明快豪迈。

风格特色——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《淮中晚泊犊牛》《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》

中国自考资料网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