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考00146中国税制资料示例:
(资料是免费的,适用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)
文本示例:
名词解释
1.税收——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,
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,以取得财
政收入的一种工具。
2.税收职能——是指税收固有的职
责和功能,具体说,税收的职能就
是税收所具有的满足国家需要的能
力,它所回答的是税收能够干什么
的问题. 税收职能的特征在于它的
内在性和客观性。
3.税收的财政职能——是指税收具
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,即税收作
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
, 能将
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
移到国家手中,形成国家财政收入
的能力。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
要的、基本的职能。
4.税收的经济职能-—是指税收调
节经济的职能, 即税收在组织财政
收入的过程中,必然改变国民收入
在各部门、各地区、各纳税人之间
的分配比例。改变利益分配格局,
对经济产生影响。
5.税法——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基
础.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
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
法律规范的总和。
6.税收法律关系—- 是税法所确认
和调整的,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
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
系。包括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
体。
7.征税对象——是指对什么东西征
税,即征税的目的物。
8.计税依据—- 是征税对象的计量
单位和征收标准。计税依据解决征
税的计算问题。
9.纳税人——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
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。纳税
人的规定解决对谁征税,或者谁应
该交税的问题。
10.扣缴义务人——是税法规定的,
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
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。
11.比例税率——适应征税额与征
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。这种税率
不因征税数量多少而变化,即对同
一征税对象,不论数额大小,只规
定按一个比例征收的税制。
12.累进税率——是随征税对象数
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,即按征税
对象数量大小, 规定不同等级的税
率, 征税对象数量越大,税率越高,
累进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相比, 表
现为税额增长幅度大于征税对象数
量的增长幅度。
13。税负转嫁- —是指纳税人将其缴
纳的税款,通过各种途径全部或部
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的经济
过程和经济现象。税负转嫁是一种
经济现象,这种现象可能发生,也
可能不发生。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
有前转、后转、消转。
14。税收原则-—即税制建立原则,
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
循的基本准则, 它是判断税收制度
是否合理的标准, 制定科学的税收
原则,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
问题, 在不同的国家,不同的历史发
展时期,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,
税收的原则是不同的。
15。公平原则- —包括横向公平和纵
向公平. 横向公平是指凡有相同纳
税能力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。纵
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相同的人应
缴纳数量不同的税收。
16.“内在稳定器” 作用——是指税
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机制,
它不需要政府随时做出判断和采取
措施,就能收到自行稳定经济的效
果。主要是税收随经济的增长、衰
退而自动增减, 从而减轻经济周期
的波动。
17.“相机抉择” 作用——又称“人
为稳定器"作用, 是指政府根据经济
运行的不同状况, 相应采取灵活多
变的税收措施,以消除经济波动,
谋求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
增长. 总的来看,当经济不景气时,
应实行减税政策,以鼓励投资,稳
定就业水平;当经济过度繁荣时,
则应提高税率, 防止私人资金的过
度投资,爆发危机.
18。复合关税—-指对一种进口货物
同时定出从价、从量两种方式,分
别计算出税额,以两个税额之和作
为该货物的应征税额的一种征收关
税的标准。
19。增值税——是对在商品生产和
流通过程中或提供劳务时实现的增
值额征收的税种。
20.消费型增值税—- 即征收增值税
时, 允许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已纳
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。也就是说,
纳税企业用于生产的全部外购生产
资料都不在课税之列。这样,就整
个社会来说,课税对象实际上只限
于消费资料,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。
21.收入型增值税—- 即征收增值税
时,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部
分应该分摊的税金。这样, 就整个社
会来说,课税的依据相当于国民收
入,故称收入型增值税。
22。生产型增值税——即不允许扣
除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。这样,就
整个社会来说, 课税的依据既包括
消费资料,也包括生产资料,相当
于生产的固定资产和各种消费产品
的生产总值,即课征的范围与国民
生产总值相一致,故称生产型增值
税。